学风建设丨国际能源学院座谈交流,为港澳台侨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2025-11-18
2025年11月6日,国际能源学院港澳台侨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计划之港澳台侨学生座谈交流会于校区行政楼458会议室进行。国际能源学院党总支书记肖云、副院长柯毅明、副书记文李黠、2025级电气辅导员苏潇出席座谈交流会,学院团委书记邓绮琳主持会议。国际能源学院2025级港澳台侨学生代表近30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会议伊始,肖云代表学院致辞。她表示,学院始终将学生成长发展置于核心位置,近两年报考学院各专业的港澳台侨学生数量实现倍增,为学院注入了鲜活的新生力量。本次座谈会旨在搭建学院与学生间的“连心桥”,精准掌握同学们在学业进阶与成长适应中的需求痛点,为后续精准化育人服务奠定基础。
自由交流环节气氛热烈融洽,同学们主动敞开心扉,在自我介绍的同时,坦诚分享了入学以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收获。部分同学提出专业课程理解存在难度,希望获得更具针对性的学业辅导;另有同学反映在校园文化融入、社团活动参与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引导。针对同学们的诉求,在场教师认真倾听、细致记录,逐一进行耐心解答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柯毅明与文李黠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们,要主动建立与教师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充分利用图书馆、科创训练营、学业能力提升计划等各类资源和平台,秉持“善学、勤思、笃行、创新”的态度,持续提升综合素养。邓绮琳与苏潇则详细介绍了学院港澳台侨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涵盖学业帮扶、学术沙龙、实践赋能等多个维度,将通过“定制化+常态化”的服务模式,全方位助力同学们筑牢学业根基、实现稳步发展。

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学院特别邀请来自香港的2024级电气专业胡庭钰、2024级自动化专业杨津铌两位优秀学子现场分享经验。两位同学结合自身学习成长经历,从课程学习方法、校园资源利用、个人发展规划等方面传经送宝,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实用的参考借鉴。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问题导向的务实交流,更是一场温暖走心的情感联结。国际能源学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践行“分类培养、分流教学、同向融合”育人理念,通过座谈交流、主题教育、能力提升计划、社会实践、企业走访等多元化举措,全方位赋能港澳台侨学生成长。系列活动旨在不断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认同感、民族归属感与国家自豪感,为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筑牢基础,为国家新发展格局输送优质人才。
下一步,国际能源学院将持续深化港澳台侨学生服务工作,推动能力提升计划落地见效,动态跟踪学生成长需求,为同学们的学业发展与人生规划保驾护航,助力每一位港澳台侨学子在暨南园书写精彩篇章。
图文:潘默涵
初审:邓绮琳
复审:文李黠
终审:肖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