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logo.name}}
  • 暨大主页
  • |
  • English

地址:{{binfoObj.address}}

联系电话:{{binfoObj.phone}} 邮箱:{{binfoObj.Email}} 管理登录 >

{{binfoObj.copyright}}

国际能源学院
  • 1 暨大主页
    2019-08-15
  • 2 English
    2019-08-15
首页  专业认证  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2020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珠三角、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工程实践研发能力,可在电力系统、电气控制等电气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产品技术开发与测试、项目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  将专业知识充分应用于理解和解决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实践问题;

      2.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与工程伦理,在工程实践中将公众安全、健康、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并考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 能与国内外同行、客户和公众有效沟通,能够适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多学科团队中工作,具有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技术管理能力;

4. 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技术的进步,修订职业发展规划,拓展和提高职业竞争力。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知识,并能用于电气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

1.2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能运用于对电气工程问题中的基础环节、元件进行数学建模并求解。

1.3能够将数学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用于推演,分析电气工程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1.4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并能够应用知识和恰当选择数学模型对电气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和优化。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 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识别和判断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具备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表达与建模的能力。

2.3理解工程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并能正确表达。

2.4能够运用电气工程基本原理,分析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论证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因素。

3.1 掌握设计电气工程系统方案的基本流程、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根据具体的工程技术条件和影响因素,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进行的需求分析。

3.2 能够运专业知识设计满足电力系统特定需求的单元、系统。

3.3 能够在设计中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气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电气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符合对象特性的实验方案。

4.2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或仿真系统,安全地实施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3 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并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能够熟练运用电气测量与电力监控等电气工程领域的仪器仪表和仿真软件进行软硬件的设计、调试与分析计算。

5.2 能够选择或开发恰当的现代工具,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使用的现代仪器进行模拟和预测,在此过程中能够理解并分析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气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气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理解电气工程的设计与安全技术指标体系,熟悉电力行业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6.2 能够从电气工程师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角度,合理分析和评价电气工程方案的实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树立科学发展观,理解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7.2 能够在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中注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合理评价工程实践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 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 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中国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推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社会责任感。

8.3 理解电气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与规范,并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够主动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共享信息,合作共事。

9.2 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胜任团队成员和团队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就复杂电气工程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

10.2 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理解并掌握电气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了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能够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提出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三、专业教学计划

本专业培养计划设有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大类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见表5-1。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教育课程中设置了创新创业知识群,要求学生通过参加学术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或者选修创新创业类课程来完成。

表5-1  2020级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内招生)

 

一、通识教育课程:

1、必修课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期

先修课程

1

010100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1


2

01020007

大学英语中级Ⅰ

4

72


1


3

01030009

大学语文

2

36


1


4

01040001

体育Ⅰ

1


36

1


5

0101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2


6

01020008

大学英语中级Ⅱ

4

72


2


7

01040002

体育Ⅱ

1


36

2


8

0101003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

2

36


3


9

0101003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

1


36

3


10

01040003

体育Ⅲ

1


36

3


11

0101003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

3

54


4


12

01040004

体育Ⅳ

1


36

4


13

010100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54


5


14

01010024

形势与政策

2

36


8


通识教育必修课小计

30

450

180



2、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要求:

通识教育选修课要求修满14.0学分

艺术素养类要求选修2.0学分

经管法类要求选修2.0学分

生命科学类要求选修2.0学分

 

二、基础教育课程:

1、必修课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期

先修课程

1

07009207

文献检索与利用

1

18


1


2

07010005

高等数学Ⅰ

5

90


1


3

08063001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2

36


1


4

08060188

C语言程序设计

2

36


1


5

08063085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1


36

1


6

07010013

高等数学Ⅱ

5

90


2

高等数学Ⅰ

7

07020144

大学物理

3

54


2

高等数学

8

07020122

大学物理实验

1


36

2


9

08063123

电路分析Ⅰ

2

36


2

高等数学

10

07010029

线性代数

3

54


3


11

08063124

电路分析Ⅱ

2

36


3

电路分析1

12

07120002

电路分析实验

1


36

3

电路分析

13

07020052

模拟电子技术

3

54


3

电路分析

14

07120003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1


36

3

模拟电子技术

15

08061023

信号与系统

3

54


3

普通物理

16

08061154

信号与系统实验

0.5


18

3


17

0701015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54


4

高等数学ⅠⅡ

18

07010209

数值分析

2

36


4

高等数学

19

07010236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3

54


4

高等数学

20

07020035

微机原理与应用

3

54


4

数字电子技术

21

08061038

数字电子技术

3

54


4


22

07120004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1


36

4

数字电子技术

23

08064005

微机原理与应用实验

1


36

5

微机原理与应用

基础教育必修课小计

51.5

810

234



 

2、选修课

基础教育选修课要求修满14.0学分

 

电力系统知识群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

1

08061113

电磁场与电磁波

3

54



2

08063009

配电自动化

3

54



3

08063010

供变电技术

3

54



4

08063013

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

1


36


5

08063016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

3

54



6

08063058

电气工程概论

2

36



7

08063086

程序设计基础与VC++应用

2

36


C语言程序设计

8

08063087

程序设计基础与VC++应用实验

1


36

C语言程序设计

9

08063109

电气工程专业英语

1

18



10

11020021

项目管理

2

36



本知识群小计

21

342

72


本知识群要求修读至少7.0学分

 

电气控制知识群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

1

01050010

大学计算机基础

3

36

36


2

08060191

MATLAB 语言

2

36


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

3

08060239

MATLAB语言实验

1


36

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

4

08061052

传感器技术

2

36


电子技术基础

5

08061095

电子电路CAD

2

18

36


6

0806113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

36


微机原理与应用

7

08061136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

1


36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8

08061138

虚拟仪器技术

2

36


微机原理与应用

9

08063117

虚拟仪器技术实验

1


36

虚拟仪器技术

10

08063125

电气测量

3

54



11

08063131

电气测量实验

1


36


12

08063136

工程伦理

1

18



本知识群小计

21

270

216


本知识群要求修读至少7.0学分

 

三、专业教育课程:

1、必修课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期

先修课程

1

08063134

认识实习

0.5


18

3


2

08061107

自动控制原理

3

45

18

4

微机原理与应用

3

07020034

金工实习

1


36

5


4

08063004

电力电子技术

2

36


5

模拟电子技术

5

08063112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1


36

5

电力电子技术

6

08063006

电力系统分析

4

72


5


7

08063083

电机学

3

54


6


8

08063084

电机学实验

1


36

6


9

0806309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3

54


6


10

08143029

生产实习

1


36

6


11

50019002

毕业论文

8


288

8


12

50029003

毕业实习

2


72

8


专业教育必修课小计

29.5

261

540



 

2、选修课

专业教育选修课要求修满16.0学分

 

电力系统知识群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

1

08063008

高电压技术

3

54



2

08063042

电力系统自动化

3

54



3

08063114

电力系统规划

3

54



4

08063094

电力市场

2

36



5

08063113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3

54



6

08063115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设计

1


36


7

08063118

电力经济学基础

2

36



8

08063120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1

18



9

08063126

智能配电网

1

9

18


10

08063122

新能源发电技术

1

18



11

08063128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

1


36


12

08063129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1


36


本知识群小计

22

333

126


本知识群要求修读至少7.0学分

 

电气控制知识群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

1

08063012

远动监控技术课程设计

1


36


2

08063022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3

54



3

08063023

轨道交通供电及其自动化

3

54



4

08063031

电磁兼容

2

36



5

08063069

计算机控制系统

2

36


自动控制原理

6

08063127

检测技术

3

54



7

08063041

远动监控技术

3

54



8

08063116

调度综合自动化

3

54



9

08063052

电力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新技术

3

54



10

08063057

轨道交通概论

2

36



11

08063119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2

36



12

08063121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实验

1


36


本知识群小计

28

468

72


本知识群要求修读至少7.0学分

 

创新创业知识群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

1

07009199

创新学分Ⅰ

1


36


2

07009200

创新学分Ⅱ

1


36


3

07009201

创新学分Ⅲ

1


36


4

07009202

创新学分Ⅳ

1


36


5

07009203

创新学分(A)

2


72


6

07009204

创新学分(B)

2


72


7

07009205

创新学分(C)

3


108


8

07009206

创新学分(D)

4


144


9

07009256

创新工程实践

2

36



10

07009268

创新思维训练

1

18

9


11

08061089

微机应用系统设计

2

18

36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12

08063020

电力电子控制系统设计

1


36


13

08063130

电气工程实务

4

36

72


14

08063133

机器人设计实训

4

36

72


本知识群小计

29

144

765


本知识群要求修读至少2.0学分

 

本专业要求:总学分修满160.0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10.0,基础教育选修学分14.0,专业教育选修学分16.0,通识教育选修学分14.0,剩余6.0学分为学生任意选修学分。

 

 

 

5.1.2 学生毕业的学分总体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的学分总体要求:总学分修满160.0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11.0,基础教育选修学分14.0,专业教育选修学分16.0,通识教育选修学分14.0,剩余5.0学分为学生任意选修学分。

表5-2  必修课学分统计表

学期

通识教育

基础教育

专业教育

合计



1

9

11

0

20


2

8

11

0

19


3

4

13.5

0.5

18


4

4

15

3

22


5

3

1

8

12


6

0

0

7

7


7

0

0

0

0


8

2

0

10

12


合计

30

51.5

29.5

111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路206号 暨南大学国际能源学院/能源电力研究中心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暨南大学国际能源学院/能源电力研究中心
  • 首页
  • 院情总览
    • 学院概况
    • 学院领导
      • 国际能源学院
      • 能源电力研究中心
    • 机构设置
      • 党政服务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三系五所)
      • 学术管理机构
    • 办事指南
  • 师资队伍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招生
    • 本科生培养
      • 培养方案
      • 教学动态
      • 教学资源
      • 学生手册
      • 下载专区
    • 研究生招生
    • 研究生培养
      • 培养方案
      • 教研动态
      • 创新培养
      • 管理办法
      • 下载专区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学术动态
    • 学术讲座
    • 科研成果
    • 科研平台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学生通知
    • 团建工作
    • 就业动态
  • 党建园地
    • 组织机构
    • 党建动态
    • 学习园地
    • 教工之家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动态
    • 合作项目
  • 人才招聘
    • 学院招聘
    • 中心招聘
    • 工作团队(课题组)招聘
  • 专业认证
    • 工程认证动态
    • 专业培养方案
    • 实施计划
    • 实施过程